中國互聯網的未來在農村,農村電子商務的未來在供銷!
“中國互聯網的未來在農村,農村電子商務的未來在供銷。”湖北十堰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志平堅定地說。
2015年7月,以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電子商務、社區電子商務運營為主,以農業合作社培育帶動新農業產業化,開展農產品購銷、生產、物流配送有機結合為一體的十堰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了。
“供銷e家一縣一品”特產o2o商城
公司成立以來,積極聯合各縣區供銷合作社,聯結農民、合作社、生產企業,優化、規范供應鏈。在成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黃酒專業合作社、木瓜產業專業合作社、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以“武當山珍”為品牌培育開發了黃酒、木瓜酒、香菇木耳、丹江魚、武當葛根、神農蜂蜜等系列產品,將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地生態產品直供全國消費者餐桌。公司還將供銷合作社原綜合服務網點進行“互聯網+”升級,培養新農民合伙人,解決電子商務的“最后一公里”及農產品起步第一公里,實現“網貨下行,農產品進城”雙流通,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買難”“賣難”的問題,使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質量放心、價廉物美的農產品,真正實現了“農產品從農田到菜籃子”。
嚴控品質創品牌
當前,各式各樣的電商模式層出不窮,平臺種類繁多,新技術更是不斷更迭。面對如此的“互聯網+”時代,十堰供銷電商公司在注冊前期經過了大半年的考察、調研、溝通、籌備,在公司結構、運營模式、團隊組成、資源整合等方面做了系統規劃。公司以打造特色優勢產品為突破,以服務農民、服務渠道、服務伙伴、服務消費者為脈絡,采取“電商公司+農戶+合作社+生產企業+眾創聯盟”模式,結合“供銷e家”平臺及第三方電商平臺,微信、微博自媒體平臺,開展電商整合運營。
做農村電商,好產品就是真銷量。信息的快速、電商的快捷,讓我們深山產品有了走出去的機會。當然,今天的消費者已經非常成熟理性,選擇也就更加挑剔,這對我們電商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要求就更高。
針對當前的電商環境,公司在產品選擇和品牌打造上下了不少功夫。公司從原產地、產業基礎等要素,結合網絡調研的需求數據來確認品類品種。同時,秉承產品原生態要求,公司對合作社在種養管護鏈條上做到科學、規范、標準化,在采摘、儲藏、運輸上做到流程化,以保障產品的品質、品相、規格。
“品牌是產品的靈魂,是對產品、產地、文化的一種聚力和升華。有了品牌,對消費者來說就有了記憶標簽,對于產品來說,也賦予了更高的附加值。”袁志平介紹說,十堰市供銷合作社已申請獲得“武當山珍”商標,并授權供銷電商公司聯合打造“武當山珍”公眾品牌,采用“武當山珍+生產企業商標”雙品牌模式,在從包裝到傳播對產品品牌進行系統策劃,實現互補共贏。
創新渠道闖市場
供銷合作社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資源豐富。“一頭拉著農民的手,一頭連著市民的家。”供銷電商擁有著全鏈條的資源,農民、農村信息員、農產品經紀人、生產廠商、全國渠道、各類電商平臺、電商微商創業者等,這些全都可以成為合伙人。
“我們啟動運營的‘供銷e家一縣一品特產商城’已經和十幾個市、縣供銷合作社建立合作,這些供銷合作社的好產品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渠道走進十堰,而我們的特色產品也可以借對方的平臺渠道走進各地市場,如此更好地體現了供銷合作社系統優勢,打造產品全國有、全國有渠道的合作優勢。”袁志平如是說。
據介紹,2016年,在天津市供銷合作社的邀請下,公司參加了“2016天津·全國優質農產品交易會”的展銷活動。此次展銷活動,十堰供銷電商團隊作為湖北地區唯一的參展方,所展示的20多個極具地域特色的農副產品受到了天津市民的極度追捧。僅僅兩天時間,十堰展區的商品被搶購一空。展銷會現場,十堰市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還與天津勸寶超市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并簽署了相關協議。公司率先在天津寶坻勸寶超市以十堰黃酒及木瓜酒兩款主打產品作為合作示范典型。勸寶超市向十堰地區引進天津魚田稻米,綠色紫薯等優勢產品。
“相信不久的將來,十堰更多的農產品將通過這樣的方式走向全國各地,面向全世界!”話語中不乏袁志平對未來的發展的信心。
![]() 公司的電子商務平臺
深入基層助農脫貧
打造“新供銷、新網絡、新模式”是十堰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一直的發展原則。近年來,公司以促進城鄉大流通為主線,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促進創業就業、助力精準扶貧。
袁志平告訴記者,在跟隨扶貧工作隊一起下鄉扶貧的過程中,公司工作人員發現了真正的好產品在民間,更發現了“扶貧就是扶自己”。“做好源頭,才算真正做好供應鏈,才能在電商領域獲得一席之地。”袁志平表示,自此,“做好精準扶貧,農民電商直供”便成為十堰供銷電商公司主流模式。
2015年9月的一次扶貧對接會上,袁志平獲知張灣區西溝鄉獼猴桃喜獲豐產,但遇銷路不暢。 作為供銷合作社系統企業,十堰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動擔當,通過策劃“互聯網+生態采摘游”活動,僅僅兩周就將沙洲村全村獼猴桃銷售一空,并且省去了采摘工錢及物流運輸費用,實現“果農直供”。交易價格從原來的批發價,變為正常的市場零售價,上浮近50%,助農增收10萬余元。 大量游客組團而至,讓一個當地都少有人聽說過的沙洲村、以前一天難有十輛車經過的通村公路,半個月來天天車水馬龍,周末更是百輛以上的小汽車慕名進山,一個農村全新商業模式“互聯網+農業旅游”在這里悄然誕生。
“張灣區西溝鄉沙洲村獼猴桃采摘游模式給城市周邊農業發展帶來新思路。連續兩年組織市民郊區體驗游進行入園采摘結合電商消售,沙洲及附近幾個村80%獼猴桃通過供銷電商的運營實現銷售,給我們‘互聯網+供銷合作社’產生了新的探索,不僅通過網絡將產品走出去,也可以通過平臺對接讓市民走進農村去,讓消費帶到農村去。”袁志平介紹道。
“精準扶貧”成了十堰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展中的進行曲,天天走基層,時時為“三農”。“我們在走基層了解產品的情況的同時,也時刻關注著城市需求,只有全面掌握供需兩方的情況,才能做好對接工作。”袁志平表示,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對接會上發現,都市人對山區的原生態種養產品非常青睞;貋砗,公司嘗試性地將扶貧村的散養黑毛豬放在微商平臺上進行預售。“沒想到才剛上網,第二天就有河北、北京客戶在微信上咨詢,聊了半個小時成交了兩頭散養黑毛豬。我們按照電商標準進行宰殺、洗凈、切塊、抽真空、冷儲,再用專用冷藏箱打包,專線物流直達。”這一發便停不下來了,武漢、廣東等地訂單接踵而至。截至2016年春節前夕,公司共銷售黑毛豬100余頭、馬頭山羊400余只,助農增收200萬元。
就這樣,十堰供銷電商公司在扶貧事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水果、雞蛋到山珍、酒茶、生鮮肉品,為基層農民打開了銷路、實現了增收,扶貧成果俘獲了民心,也得到了政府肯定。
對話 湖北十堰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志平 ![]() 公司是如何開展線上促銷的? 促銷是激活老用戶和吸引新用戶的有效手斷,十堰供銷電商基本上周周都有活動,逢節必有促銷、天天都有禮品,以優惠價格、贈送、眾籌、情感認籌等不同形式,不同階段在不同平臺進行傳播。比如,我們的扶貧產品房縣黃酒采用付郵送的形式,20元郵費送兩支,一星期共送出了1000余支,這種方式也為我們帶來了不少回頭客。當時收到贈送黃酒的客戶,隨后又再次購買,更有一個客戶分3次購了450支,兩個月時間實現銷售兩萬余件,銷售額達200萬元。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2017年,我們將深度對接“供銷e家”平臺,線上線下融合全國供銷資源,配套“供銷e家”做好平臺建設、體系建設、服務運營、平臺推廣、上行下行等工作;打造“一縣一品”核心產品,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打造及培育、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網點經營及農村合伙人模式;繼續探索農村電商與城市社區電商的有效結合,實現銷量、就業、產業的帶動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