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商“六道”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范項目推進,農村淘寶、供銷e家、京東、郵樂購等電商平臺在縣鄉村服務網絡的建設近乎全國鋪開,農村電商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強大的活力,激發了農村地區創業創新的潛力,推動了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
農村電商行不行,關鍵看“上行”!筆者一篇《農村電子商務“西天取經”之路》是真實的心路歷程,也引起了很多伙伴的共鳴,現總結農產品電商“六道”與大家分享共勉。
一、頂層布道 現在電商模式很多,平臺很雜,新技術更是不斷迭代,建議創業者在從事電子商務之前,先做好本地資源和行業現狀的考察調研,了解區域農業結構、流通農品、網銷產品、電商企業等多方面信息,根據自己的優勢,在電子商務鏈條上開“一公分”的寬度,挖“一公里”深度。 二、產品問道 在縣域做農村電商,好產品,就是真銷量。信息的快速、電商的快捷,讓深山產品有了走出去的機會,當然,十幾年的電商培育,今天的消費者已經非常成熟、理性,選擇也就更加挑剔,這對電商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要求就更高。 1、選品 建議從原產地(國家地理標志)、產業基礎(氣候、土壤、海拔、農民種養技術及習慣、產量)等要素入手,結合網絡調研的需求數據,來優選確認品類品種。 2、育品 秉承原生態的原則,在種養管護鏈條導入科學、規范、標準化生產,實現采摘、儲藏、運輸過程流程化,以保障產品的品質、品相、規格。
3、造品 電商創業者先期做好農民、合作社、廠商之間的連接人,由農民按標準種養,合作社組織統籌,廠家負責規范生產,保障工藝、品質的同時,解決產品的合法合規性。電商人負責全鏈條對接,實現農民的“互聯網+”和生產企業的“+互聯網”。筆者了解很多電商人,沒有建一個工廠,沒有一個生產工人,不投重資產,以聯合生產的模式,解決擁有自主商品。
三、品牌論道 四、資源立道 現在電商新團隊,在平臺資源方面不占優勢,單單從平臺入手,成本過高,風險過大,周期過長。建議整理好供應鏈、開發出好產品后,利用微信等社交工具線上線下整合對接資源,如:全國老鄉圈子,有運營能力的操盤團隊,有對外渠道的營銷達人…… 供銷e家在各地的運營公司就是把全國供銷社的實體渠道結合起來,把農民、農產品經紀人、生產廠商、渠道商、電商微商創業者及各類電商平臺進行了串聯,編織了全國一張網。
五、促銷開道 促銷是激活老用戶和吸引用戶的有效手斷,十堰供銷電商公司推行的“常常有活動、逢節有促銷、會員有禮品”等形式,產生了比較好的市場效果,以“舍得”精神,先后打造了“雞心蛋”、“我干了,你隨意黃酒”、“花果山獼猴桃”等百萬級銷量的網紅產品。 六、服務得道 干農產品電商,是一份事業,更是一種情懷。為農民服務、為合伙人服務、為消費者服務,真正做好這三方面的服務,成功就不在遙遠。
筆者(微信15607280178)在為農服務的過程中,探索了“電商扶貧”之路,從最初和農民建立合作是出于情懷,到后來上升為一種責任,再后來發現服務好農民即是為我們自己創造更好的電子商務生態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農民是農村電商鏈條中最重要的基礎環節,因此,我們重新定位:農村電商人和農民是唇齒相依的關系。
作者:袁志平(微信15607280178) 湖北省農村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 供銷e家湖北十堰運營經理
|